1974年1月在乌鲁木齐美术培训文化馆开始了第一期农民画学习班(即培训班) ,以后几经曲折,最后终于冲破了原有的农民画老框框和极“左”思潮的束缚,吴彤章等辅导老师通过启发引导等手段将蕴藏在农民心中的“酒” (民间艺术的情结)痛痛快快地倒了出来,使农民作者如鱼得水般地进入了自己的艺术王国。农民作者找到了适合自己的表达“语言” ,她们将耳熟能详的丰富而淳朴的民情风俗、童年的烂漫、现实的生活、心中的梦想淋漓尽致地在画面上表现出来。金山农民画以崭新的面貌出现在世人的面前。
1976年2月,上海市文化局、市美术创作办公室在上海举办《上海农民画展览》 。金山有45幅农民画作品参展。这尽管是一个全市郊县参与的专题性展览,但金山展出的农民画作品数量最多,也最吸引人,成为整个画展的一个亮点。这对金山的农民画作者特别是农民画辅导老师们来说,增强了自信心。
1977年1月,上海市文化局、市美术创作办公室与金山县文化馆在上海美术馆联合举办《金山县农民画展览》 ,展出农民画作品162幅,参观者达万余人次。金山农民画第一次以独立的群体面貌走出金山,进入了上海的艺术殿堂——上海美术展览馆。至此,金山农民画已经初步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。
1977年9月,英籍华裔女作家韩素音为撰写《中国文艺的第二个春天》一书来到上海,经上海美术家协会介绍专程来到金山考察并预言: “金山农民画有着江南民间艺术的独特风味,也适合西方人返璞归真的审美情趣。如出国展览,定能成功。 ”上海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沈柔坚也多次来到金山,对金山农民画的艺术道路、辅导方法和质量给予充分的肯定。
1978年9月,由中国美术馆举办的《1978年全国农民画展》在北京展出时金山农民画入选9幅, 8幅被美术馆收藏。同年12月,上海市文化局、市美术创作办公室与金山县文化馆在上海美术馆举办《第二届金山农民画展览》 ,展出农民画作品95幅。
1980年,对金山农民画来说,更是值得庆贺纪念的一年,在吴彤章的精心辅导与政府有关部门的关心支持下,金山农民画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与丰硕的成果。4月,由中国美术馆、上海美术家协会联合主办的《上海金山农民画展》在中国美术馆展出。金山农民画首次从金山来到祖国的首都北京,登上了国家美术最高艺术殿堂,博得一片喝彩,各新闻媒体相继以不同角度进行报道。同时也引起国内一些学者专家的关注,称金山农民画为传统文化向现代嬗变的范例。9月,比中友好协会决定举办《中国金山农民画展》 。金山农民画又来到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,展出了138幅金山农民画作品。从此,金山农民画作品正式走上了国际艺术舞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