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,乌鲁木齐美术培训形成了以农村妇女为主体的金山农民画创作队伍,一大批过去围着灶台、猪圈转的农村妇女以她们的聪明才智,各取所需地汲取了江南民间丰富的传统艺术养料,以浪漫主义的想象力大胆地进行构思与创作。文化馆的辅导老师们发现了真正属于农民的艺术,找到了属于金山农民画艺术风格的关键点。他们在辅导过程中不断地总结和发现,尊重作者的艺术个性和审美素养,诱导作者充分发挥艺术想象力和创造力,使其爆发出创作的灵感。同时,辅导员因势利导地给予技巧上的指导和补充,使其作品取得更为完美的效果。通过不断的实践,金山农民画在选材立意、绘制技巧上日趋成熟,逐步形成了融合诸多传统民间艺术形式与元素的现代民间绘画风格,为中国绘画领域开创了一个新的绘画模式。
这一发展阶段的金山农民画作者队伍的一大特点就是以女性为主体,而且人员稳定。这支农民画创作队伍,平时分散居住在本区各自的乡村务农,农闲或有创作任务时,她们就能集中起来,进行创作。用当时的话说,农民画创作队伍是一支“招之即来,来之能战,战之能胜”的队伍。
第三阶段,上世纪90年代。随着金山农民画作者队伍年龄和文化结构的改变,创作队伍由老年画家为主转为中年画家为主要成员。中年一代处于传统与现代之间,他们大多初中毕业,对绘画比较感兴趣,也学过一些专业绘画技巧。他们受传统的影响很深,但又在不断接受新的理念。所以,从外部条件上看,这支队伍最具创作潜力。
事实上,中年一代确实是颇有追求的一代。他们在继承农民画传统风格的基础上,愿意开动脑筋,不断发展自己的创作风格。我们可以发现这代作者的早期和后期作品风格有着明显的不同。和以农村妇女为主的老一代作者相比,这支中年创作队伍最显著的变化莫过于男性作者力量的壮大。他们画农民画大多是自己选择的结果,这多少带有某种目的性。他们懂得最大限度谋求自己的利益,谋划自己的人生。
中年一代虽然经历了画院以及农民画由盛变衰的痛苦,但他们并没有因此而放弃,而是积极寻求生存之道。主要表现在从依靠画院卖画到自己寻求销售渠道的转变上。与之相对应的是其艺术标准的变化。老一辈无意识的艺术追求成就了农民画的辉煌,中年一代作者曾经努力寻求过农民画的创新和发展。但随着市场的开放,处在传统和现代之间的他们,已经没有多少精力去追求艺术了。他们普遍把市场需求作为评价画作优劣的标准,把销售作为画画的最终目的。
当农民画发展到中年一代,画农民画成为一种养家糊口的职业时,其风格和性质已经发生了相当大的变化。这些作者也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农民了。他们对生活的感受有了不同的理解。同时国际、国内文化艺术交流日益频繁,艺术观念时有更新,艺术形式也不断地突破和发展。这些农民画作者,一方面具有传统艺术的根底和民间艺术的审美理念,另一方面也能汲取国外各种绘画艺术的养料和形式,丰富自己的表现手法。作品更富创造性和时代特点,画面造型简洁,色彩明快、质朴,充分体现了金山农民画成熟期那种“百花齐放”的灿烂局面。